圆觉经念诵网
标题

谢翱《秋夜词》刘得仁《秋夜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

来源:圆觉经念诵网作者:时间:2023-03-17 06:17:14
谢翱《秋夜词》刘得仁《秋夜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秋夜词谢 翱愁生山外山,恨杀树边树。隔断秋月明,不使共一处。秋 夜刘得仁
谢翱《秋夜词》刘得仁《秋夜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秋夜词
谢 翱
愁生山外山,恨杀树边树。
隔断秋月明,不使共一处。

秋 夜
刘得仁
秋气满堂孤烛冷,清宵无寐忆山归。窗前月过三更后,细竹吟风似雨微。
【注】谢翱生在南宋末年,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。元兵破宋时,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。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,谢翱隐姓埋名,漫游东南,不时抒发持志不屈、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。

1.这两首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?请简要赏析。(5分)
【答案】谢诗运用暗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。(1分)山外之“山”,树边之“树”暗喻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,把作者的满腔愤恨含蓄地表达出来。(2分)“愁生山外山,

恨杀树边树”又对仗工整。刘诗“细竹吟风似雨微”,把月下微风吹细竹的声音比喻成下着细雨的声音,形象贴切的写出了风吹细竹的曼妙声音。(2分)
【解析】本题题干问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”,明确地告诉了考生答题方向。但谢诗运用暗喻的手法考生不易看出,但结合注释仔细来揣摩,就会发现“山外山”“树边树”只是不遇的说法,实际上是指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,巧妙地把情寓于景中;刘诗中的“细竹吟风似雨微”一句是明喻的手法,较容易理解。

2. 两首诗都写了“月”,试简要分析两首诗通过“月”表达的不同感情。(5分)
【答案】谢诗中“隔断秋月明”只是诗人的设想,作者设想如果眼前的“山”和“树”能够隔断秋月之明,就可以使自己看不见外边的世界。诗人是以此表示与元廷不共戴天的气节。(3分)刘诗中的“月”是渲染环境的意象,通过“月过三更”来说明夜已深而诗人却无眠,表达诗人的孤独、寂寞、思乡的感情。(3分)
【解析】这两首诗同时写“月”,但由于写作目的不同,“月”的作用也不同,表达出的情感自然更不同。通过分析比较考生可发现,谢诗是借“月”来表达愿望的,而刘诗是借“月”来渲染环境的。
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净土法门法师:上午读无量 净土法门法师:上午读无量

净土法门法师:上午读无量寿经下午读地藏经是不是...

净土法门法师:三宝加持, 净土法门法师:三宝加持,

净土法门法师:三宝加持,你生意一定兴旺 问:我...

净土法门法师:三恶道的光 净土法门法师:三恶道的光

净土法门法师:三恶道的光和佛菩萨的光之比较 问:...

净土法门法师:三个根扎好 净土法门法师:三个根扎好

净土法门法师:三个根扎好之后,连你的冤亲债主都...

净土法门法师:丈夫被打劫 净土法门法师:丈夫被打劫

净土法门法师:丈夫被打劫后昏迷不醒,要做些什么...

最新文章
五台山全山举行中佛协名誉 五台山全山举行中佛协名誉

五台山全山举行中佛协名誉会长一诚长老示寂回向法...

云湖书院第一期人间佛教经 云湖书院第一期人间佛教经

云湖书院第一期人间佛教经典研修班开学佛教在线讯...

云居法师:八种后悔 云居法师:八种后悔

云居法师:八种后悔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,曾经说过...

五人坐车去投胎 五人坐车去投胎

五人坐车去投胎 家住柳林村的刘某和妻子王某,经...

云和海为何在佛教形容词里 云和海为何在佛教形容词里

云和海为何在佛教形容词里高频出现能力所及意所现...

五位女菩萨及菩萨心咒 五位女菩萨及菩萨心咒

五位女菩萨及菩萨心咒修此五位菩萨心咒 可得美貌 ...

云南鸡足山九莲寺住持常应 云南鸡足山九莲寺住持常应

云南鸡足山九莲寺住持常应法师追思荼毗法会举行法...

云南沧源金龙寺解夏安居圆 云南沧源金龙寺解夏安居圆

云南沧源金龙寺解夏安居圆满 僧俗信众礼佛祈愿传统...

五台山上见菩萨,大白塔前 五台山上见菩萨,大白塔前

五台山上见菩萨,大白塔前拜佛陀“若人闻此五台山...

五千年中国人的处世智慧, 五千年中国人的处世智慧,

五千年中国人的处世智慧,都在这四个字里 五千年...

手机版 网站地图